安徽新聞聯播報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聚焦啟迪園區及入駐企業打印
發布時間:2023-04-24來源:安徽新聞聯播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三周年。安徽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補短板筑根基,揚皖所長與滬蘇浙協同發展,在長三角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中闖出安徽發展“新路徑”。
安徽優旦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曉東表示:“產品的一致性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我們最關心的?!?/p>
這幾天在合肥啟迪科技城,來自上海、合肥兩地的科研人員正在一起開發國內全新一代新能源汽車電池集成系統?!罢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現在和上海的合作伙伴在一些核心的技術領域、核心的部件上,我們都會做一些協同的攻關?!?/p>
看好合肥、上海兩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聚的豐厚創新資源,在上海發展多年的啟迪,又在合肥建設了一個新總部,圍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協同攻關,推進相關技術的產業化。
啟迪新基建產業集團副總裁劉潤成說:“啟迪已經孵化出眾多的獨角獸、上市公司,而且我們有一個比喻,長三角地區如果上海是‘頭’,合肥相當于‘魚尾’,將來的快速發展是需要‘魚尾’的動力的?!?/p>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安徽持續深化上海張江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在能源、健康、新材料等領域實現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過程合作,并與滬蘇浙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G60科創走廊,通過整合創新資源、串聯上下游企業,不斷增強長三角地區的創新能力和產業鏈韌性。2022年,安徽區域創新能力已躍升至全國第7位。
上海市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聲策表示:“沿著創新的鏈條上各個環節,合肥和上海是有巨大的合作空間的,貫穿著三省一市形成一個大的面的創新生態系統,參與世界的科技競爭,對整個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是有示范意義的?!?/p>
從優勢互補走向深度融合,安徽與滬蘇浙不斷在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尋求一體化發展的新突破。記者在滁州南譙經開區蹲點采訪時看到,這里正在與江南京市浦口區共同推進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先行探索“打破行政壁壘、實現政策協同”的發展路徑。
滁州南譙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海鵬說:“(我們)成立了浦口南譙合作共建發展公司,作為產業招引、基礎設施共建的一個平臺,目的是為了探索高質量發展的一體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機制?!?/p>
因為新機制激發出了新活力,浦口南譙新型功能區已經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數十家企業落戶。不久前總投資一百億元的飛利浦智能家電產研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從奠基到投產只用了9個月時間。
滁州飛利浦產研基地設備動力部總監馬強說:“江蘇的科教資源,包括安徽的人工智能技術資源,這個能夠很好地結合到一起,為我們的企業能夠所用?!?/p>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眼下安徽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加快協調推進皖北8市與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這幾天,從浙江寧波到蚌埠市農業農村局掛職的余曉華就和農技人員、種業公司的人員一道在忙著選育瓜果蔬菜的種苗。落實國家發改委2021年底印發的《滬蘇浙城市結對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去年寧波市派出了包括余曉華在內的20多名干部到蚌埠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
蚌埠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陶廣生表示:“蚌埠和寧波圍繞著12個領域開展交流合作,使我們后發地區獲得先發地區的經驗、方法、路徑、思路,引燃我們干部工作的激情?!?/p>
眼下安徽與滬蘇浙各領域一體化進程都在加快推進。從自貿區之間開展戰略合作到合作共建國家兒童、中醫、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從協同立法施行長三角區域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到聯合滬蘇浙發布22條長三角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共同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廊道等等,都取得了可喜成績。2022年,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4371個,實際到位資金10165億元,同比增長10.7%。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鐘嵐說:“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安徽鏈接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戰略樞紐作用,打造更加開放的要素對接平臺,在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擔當作為?!?/p>